欢迎访问神州律师网

神州律师网

神州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工伤中三个一次性计算薪资标准问题

www.lrvxg.com 2025-01-22 交通事故

2013年6月,李某在某公司从事生产时不慎受伤,经认定为工伤,构成八级伤残。李某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薪资为3500元,当地该行业社会平均薪资为2645元,某公司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时的按最低交费薪资1587元缴纳。因工伤待遇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李某向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与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需要公司和工伤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支付工伤待遇。

对于本案工伤待遇的支付标准存在争议:

一种看法觉得,应以李某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月平均月交费薪资为标准支付42个月薪资,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个月薪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0个月薪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1个月薪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薪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交费薪资。本人薪资高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300%的,根据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的300%计算;本人薪资低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60%的,根据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的60%计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别为八级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11个月的本人薪资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江西推行〈工伤保险条例〉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八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0个月本人薪资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21个月本人薪资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于,李某的薪资未低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60%,也未高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300%,所以,应以李某月平均交费薪资为标准支付42个月薪资。

另一种看法觉得,应以李某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薪资为标准支付42个月薪资,但,工伤保险基金以李某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月平均交费薪资为标准支付21个月薪资(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个月薪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十月薪资),其余不足部分由公司支付。

笔者赞同第二种看法,理由如下: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薪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交费薪资。本人薪资高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300%的,根据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的300%计算;本人薪资低于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60%的,根据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的60%计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别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薪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薪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薪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薪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江西推行〈工伤保险条例〉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本人薪资为基数,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五级20个月、六级17个月、七级13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7个月、十级4个月的本人薪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32个月、六级28个月、七级25个月、八级21个月、九级17个月、十级13个月的本人薪资。因此,工伤保险基金只须以李某的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交费薪资为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个月薪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0个月薪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薪资总额乘以单位交费费率之积。也就是说工伤保险费交费基数是按职工薪资确定的。本案中,李某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薪资为3500元,但某公司却未按该标准缴纳工伤保险,而是以最低的规范(即统筹区域职工平均薪资60%)1587元缴纳。《劳动监察保障条例》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薪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薪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因此,本案中公司以最低的规范缴纳工伤保险费是违法行为,侵害了李某的合法权益,致使其不可以按正常的薪资标准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李某可以需要公司赔偿工伤待遇不足部分。

同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根据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根据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成本。该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在未缴纳工伤保险浪费时间应向劳动者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即是对用人单位过错致使劳动者损失(不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产生侵权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既然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浪费时间应承担赔偿责任(支付工伤待遇),依据侵权法理论,那样,用人单位少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的不足部分)。

综上,无论用人单位是不是根据劳动者前12个月平均薪资的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的劳动者均可以需要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薪资为标准享受工伤待遇。不同是,用人单位如按劳动者前12个月平均薪资的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伤保险基金按该标准支付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也按该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如按低于劳动者前12个月平均薪资的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伤保险基金按该交费月薪资标准支付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余不足部分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如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所有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一个人支付。

Tags: 工伤事故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